分享至:
文武四状元
张镇孙

    张镇孙(1235-1278),字鼎卿,号越溪,熹涌(今伦教镇熹涌村)人。宋咸淳七年(1271)状元。历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婺州通判。宋亡后,回粤举兵抗元,诏封龙图阁待制,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使。兵败被俘自尽殉国。

黄士俊

    黄士俊,字亮垣,号玉仑,甘竹右滩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状元。由国史馆修撰选、太子洗马累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一度入参机务,担任宰辅(宰相)。

梁耀枢

    梁耀枢(1832-1888),字冠祺,号斗南,杏坛光华村人。清同治十年(1871)状元,授翰林编修。累官至侍读学士、参事府詹事。

朱可贞

    朱可贞,字占遇,号子庵,龙江人。明崇祯元年(1628)武状元。累官中都副留守,因触忤上官,贬广西广坐营都司。

政治人物
吕嘉

    吕嘉 汉武帝时南越国相。老家在今大良西南的金斗、石涌一带,为越族人首领。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杀掉主张归汉的南越王赵兴,与中央朝廷抗衡。同年,被汉军击败擒杀。

罗惇衍

    罗惇衍(1814-1874年)字星斋,又字兆蕃,号椒生。大良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进士,点庶吉士,授编修。由学官累升至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兼武英殿总裁。卒谥“文恪”。

尢列

    尢 列(1865-1936年) 字少纨,号小园。北水乡新基坊人,同盟会元老。青年时代与孙中山、陈少白、杨鹤龄并称“反清四大寇”,协助孙中山创立兴中会总部。后奔走日本和南洋各国,联络华侨支持民主革命。民国成立后,隐居香港教书行医为生。

冯菊坡

    冯菊坡(1899-1954年)伦教人。早年就读于广州育才英文书院。1921年8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为广东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第二年赴莫斯科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国后,历任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团章审查委员、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广东分部主任、中共广东区执委会代理委员长等。1923年出席中共三大,迭任中共广东区执委会工委书记、工人部部长。翌年任省港大罢工委员会宣传学校校长。1928年任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委员长。1930年受党派遣到北方工作,自行脱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建国后,任教于重庆南开学校和广东华南联合大学附中。

梁起

    梁起 字起莘,号定山。逢简人。宋咸淳三年(1267年)中举。累官武经大夫、中顺大夫兼岭南招讨使。时称“有古良将风”,与名臣谢枋得交谊甚深。宋亡后,回粤与马南宝举兵抗元,任副帅。失败后,浪迹江湖终老。

邓华熙

    邓华熙(1826-1916年) 字筱赤,又字小石,卒谥“和简“。龙山乡人。清咸丰元年(1851年)中举。官至安徽、山西、贵州巡抚,云贵漕运总督。

龙建章

    龙建章(1872-?年) 字伯扬。大良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出国考察宪政大臣参赞等职。民国初年任北洋政府邮传局局长、交通部总长。

李民智

    李民智(?-1926年)大门北村人。顺德县早期中共党组织领导人。1924年春当选中共顺德支部书记。后参加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期讲习班学习,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身份,回顺德建立农会和农军,在与土豪劣绅的斗争中,躬亲指挥,不避艰险。1926年5月,奉命转往曲江、增城两县活动。8月,在增城被土豪袭击牺牲。

黄萧养

    黄萧养(?-1450年)原名懋松。冲鹤堡人。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在县境龙眼村率众起义,攻佛山,围广州,自立为“顺民天王”,建元“东阳”,策封文武官员,队伍发展至十余万人。次年,被朝廷调集精兵围歼,起义失败,萧养阵亡。

黎兆棠

    黎兆棠(1827-1894年) 字召民。昌教乡人。清咸丰三年(1853年)进士。历任礼部主事,总理衙门章京,江西粮台,台湾道台,天津海关道台,直隶按察使、布政使,福建船政大臣,光禄寺卿。以爱国御侮着称于时。

麦孟华

    麦孟华(1874-1915年) 字孺博,号蜕庵。吉佑乡人。康有为弟子,参与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长期在海内外主持维新立宪派报刊笔政。政论文颇得康、梁神髓。诗词风格绵丽沉郁,诗人陈三立认为,康门弟子以诗鸣者,首推潘若海和麦孟华二人,着有《蜕庵集》。

郭竹朋

    郭竹朋(?-1928年)大良云路村人。大革命时期顺德县农民协会委员长,获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部长廖仲恺和组织部部长谭平山好评。1928年被捕牺牲。

梁储

    梁储(1453-1527年)字叔厚,又字藏用,号厚斋,晚号郁洲,石肯(1952年划归南海县)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选庶吉士。由翰林编修累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师衔,入参机务,一度出任台阁首辅(丞相)。

李文田

    李文田(1833-1895年) 字若农,又字仲约。均安上村人。咸丰九年(1859年)中进士,殿试点为一甲第三名(探花)。累官至礼部右侍郎、工部右侍郎,入值南书房。对元史、金石有精深研究,着有《元秘史注》、《塞北路程考》、《和林金石录》、《四库提要进书表注》等。书法方面,北碑功力甚深,对碑帖赏鉴也每多精当之见。

陈友仁

    陈友仁(1878-1944) 原籍顺德,生于英属西印度群岛特立尼达。1912年回国,任北京政府交通部法律顾问。嗣任《京报》总编辑,反对袁世凯图谋帝制。1917年出席法国巴黎和会,任南方政府代表团顾问。次年回国。奉孙中山命在上海创办英文《上海时报》。1922年任大本营航空局局长,次年任孙中山英文秘书。1926年当选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委,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越年,不满蒋介石、汪精卫“清党”反共,与宋庆龄等赴苏联,发表谴责蒋、汪的声明。1931年回国,任广州国民政府委员兼外交部部长;“九一八”事变后,当选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委,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1932年提出对日绝交、坚决抗战主张,未被采纳,愤而辞职。翌年参加福建事变,任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外交部部长,失败后流亡海外。

潘兆銮

    潘兆銮(1902-1923年)冲鹤乡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后任粤汉铁路总工会执行委员兼秘书长。国共合作时期任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和中央组织部干事。“四·一二”反共政变发生后,担任南方局军事委员会和肃反委员会秘书。广州起义失败后,东渡日本,组建中共横滨支部,任书记。翌年回国,秘密开展革命活动。1932年被捕就义。

陈邦彦

    陈邦彦(1603-1647年) 字会份,号岩野。与南海陈子壮、东莞张家玉并称“明末岭南三忠”。世居龙山乡,移家县城教馆为业。明亡后举兵抗清,南明永历帝授官兵科给事中,转战广州府各县,屡挫敌军。后在清远县城兵败被俘,拒降被杀。谥“忠愍”。平生工诗,与番禺黎遂球、南海邝露并称“岭南前三家”,作品意气豪迈,笔力老健。着有《雪声堂集》十卷。

梁铁君

    梁铁君(1857-1906年)名尔煦。麦村人,少时好击剑游侠,后折节读书,研习佛学和王阳明学说。长期在梧州经营盐业,倾力接济维新党人。戊戌变法失败后,弃家追随康有为,流亡国外多年。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奉康密令回国行刺慈禧太后,事泄殉难。时称“近世列侠”。

伍宪子

    伍宪子(188l-1959年) 名庄,字宪子,号梦蝶。古朗乡人。早年随康有为受业,加入保皇会,历任《香港商报》、《南洋总汇报》、《国事报》主笔,鼓吹君主立宪。民国初年,任广东、湖北内务司司长及冯国璋总统府参议,并与徐佛苏合办《国民公报》。1918年后,相继在京、港主办《唯一日报》、《共和日报》、《平民周刊》和《丙寅》杂志。1927年,与梁启超、徐勤等创立中国民主宪政党,并赴美国三藩市主办该党机关报《世界日报》,一度出任该党主席。1935年,在纽约创办《纽约公报》。1941年,在香港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抗战胜利后,中国国社党与中国民主宪政党合并为中国民主社会党,当选副主席。1947年任国民政府中央委员,中国民主社会党中央主席。其后,定居香港着书讲学。着有《梦蝶文存》等。

吴耀宗

    吴耀宗(1893-1979年)登洲乡人。早年赴美国留学,获神学博士学位,加入和平主义组织唯爱社(FOR)。归国后,在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任职。1950年,发起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1954年当选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兼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温汝适

    温汝适(1757-1808年)字步容,号篔坡,龙山乡人。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成进士,选庶吉士,任尚书房行走,累官至都察院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博学工诗文,着有《携雪斋诗钞》、《携雪斋文钞》、《曲江集考证》、《张曲江年谱》等。

梁敦彦

    梁敦彦(1857-1924年)字崧生。龙眼乡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官费保送美国留学。光绪七年(1881年)在耶鲁大学毕业归国,分发福建船政学堂任英文教习。累升汉阳、天津海关道员,外务部侍郎、尚书,袁世凯内阁外务部大臣,北洋政府交通总长。

连声海

    连声海(1885-1947年) 勒流沙富村人。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时加入同盟会。1913年起在孙中山身边供职,历任办公室、大元帅府、总统府秘书,军政府大理院书记长,总检察院书记长及铸印局局长。1925年以后,历任广东省政府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党部政治会议秘书长、国民政府秘书长、海外部部长、铁道部部长,兼行政院秘书长。

郑彦棻

    郑彦棻(1902-1990年)北滘槎涌村人,郑军凯侄。早年留学法国。毕业后,受聘于日内瓦国际联盟秘书处。1935年回国任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兼法学院院长。1939年进入政界,历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委员副秘书长、秘书长等职。1949年去台湾,任“行政院司法行政部部长”、“总统府秘书长”、“国策顾问”等职。

何 禄

    何 禄(?-1856年) 又称何六,原名金殿,字贤相,潭村人。早年在东莞石龙经商,喜习武,为广东天地会四大堂口之一的洪义堂首领,清咸丰四年(1854年)在东莞发动武装起义,随后与佛山天地会首领陈开、李文茂会师攻广州。事败后,率部北上,战死于湖南郴州毛栗圩。

曹嘉祥

    曹嘉祥(1864-?年)字希麟。顺德人,里籍未详。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官费保送美国留学。光绪七年(1881年)归国,在北洋海军供职,参加甲午海战。1915年出任北洋政府海军次长。

卢信

    卢信(1885-1933年) 字信公。大晚乡人。同盟会员。历任檀香山《民生日报》、《自由新报》、《大声报》、《中国日报》主笔。民国成立后,任广东省临时议会副议长,兼财政委员。“二次革命”失败后,与唐绍仪集资办保险公司。1917年随孙中山南下护法。1922年,出任农商总长,旋去职。1924年,任浦信铁路督办。1926年春晋升司法总长,不久辞职。

经济人物
温子绍

    温子绍(1833-1907年)字瓞园。龙山乡人。为清嘉庆兵部侍郎温汝适曾孙。自幼喜欢钻研西方机械技术。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任两广军装机器局总办,精于设计和制造,开广东近代培训产业工人技术风气之先。所带大批徒弟成为清末民初广东工业的骨干技术力量。

薛广森

    薛广森(1865-1943年) 字湛禧,号公奋。龙江美里坊人。民国时期广东着名民族工业家。清末经营缫丝机械维修业,民国初年创办广州协同和机器厂,首制国产柴油机,并兴办粤海航运、十多家机器碾米厂、缫丝厂和接办华南地区最大型的造纸企业绵远纸厂。抗日战争爆发后,因拒绝日伪商会的笼络,所办企业迭遭打击,终至破产。

何华生

    何华生(187l-1945年) 霞石乡人。香港着名工商业家,以经营鹦鹉牌成药致富,药行分号遍及两广及南洋各埠。致力公益事业甚多。

陈占梅

    陈占梅(1875-1944)年 名攀龙,以字行。桂洲人。早年赴吉隆坡经营锡矿。后成为南洋矿业巨子,历任马来亚矿务总董事、中华总商会董事。曾参与组建中国同盟会吉隆坡分部。20年代归国任大元帅府参议。其后复回南洋。“七七”事变后,受聘为广东省政府参议及筹赈会委员,发动全马来亚华侨捐款抗日。

梁培基

    梁培基(1875-1947年) 字慎余。大都乡人。民国时间广东着名民族工商家,早年毕业于博济医科学校,将奎宁掺合中药制成“梁培基发冷丸”,风行华南各省,逐渐致富。先后兴办制药厂、卷烟厂、炼奶厂、热水瓶厂、广州二沙岛珠江颐养园。并投资开发从化温泉疗养院和风景区。

老焱若

    老焱若(1883-1966年) 名景璜。北海村人。少时入京深造机械技术。民国时期,历任农商部度量衡研究所技正、总工程师,北京艺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工艺系金工学教授。1951年退休后,受北京市工业局邀聘,担任20多家工厂技术顾问。一生创造发明甚多,主要有蜂窝煤自动压制机、折叠伞、三用真空抽水机、自动电话回轮齿及各种自动生产线等。

岑国华

    岑国华(1886-1942年) 名汝鎏,以字行。葛岸西村人。民国时期广东蚕丝工业巨子。1919年在全省率先采用日本新式缫机,变四角车丝为六角丝,产量、质量均显着提高,及时集股扩大生产,属下丝厂发展至18家,股份总额200多万银元,年产生丝4万担。同时,在广州创办永泰隆丝庄和永泰隆洋行,直接与各国丝商交易,常年营业额在1000万银元以上,居全市同行之冠。20年代末当选广州商会会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破产。

简东浦

    简东浦(1888-1963年) 连村人。早年留学日本,毕业后受雇于该国正金、万国银行,业绩卓着。1918年集资200万港元在香港创办东亚银行。后在海内外增设多家分行,地位跃居全港华人银行之首。抗日战争爆发后,倾力发动全港华资银行捐款抗战。历为香港太平绅士及香港大学董事。

梁墨缘

    梁墨缘(1893-1976年) 罗沙村人。1915年集股创办西南联商航运公司。后与广州协同和厂董事薛广森等合作,筹建粤海航运公司,任经理,锐意改革,以新问世的柴油机取代老式蒸汽机作航船动力,推动华南内河航运业发展。50年代中期,当选广州市政协委员。

文树声

    文树声(1898-1941年) 马冈人。早年赴美国深造,获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电学硕士衔。北伐战争期间归国,为中校电务教官。其后历为广西省建设厅交通处处长、中山大学理学院教授、广东省建设厅技正、省电报线路委员会委员,长途电话管理处主任,滃江水电站勘测团主任、广州市工务局局长,勷勤大学工学院院长。在陈济棠“广东三年施政建设”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文化人物
梁銶琚

    梁銶琚 (1903-1994年) 杏坛镇北头村人。早年赴香港,致力金融和贸易业,成为两大行业的巨子。他热心公益事业,为香港十大慈善家之一。改革开放后,鼎力支持祖国、家乡发展文教卫生事业,获国务院的表彰,被顺德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苏珥

    苏 珥 字瑞一,号古侪,晚号睡逸居士。碧江人。清乾隆年间岭南着名学者与书画家。“惠门八子”之一,时称“南海明珠”。乾隆三年(1738年)中举,上京赴考落第,不再涉足科场,潜心教书治学。着有《宏简录辨定》、《笔山堂类书》等。

吴梯

    吴 梯 字秋航,黎村堡(今荔村一带)人。清嘉庆六年(1801年)广东乡试解元。由大挑出仕,为政廉能。博通经史,能文善诗,与张维屏、黄玉衡等七人并称粤东“道光七子”。着有《岱云初编》、《岱云续编》。

区仕衡

    区仕衡 (1217-1277年) 字邦铨。陈村人。宋景佑间以乡贡入太学,为上舍生。景定初率诸生伏阙上疏,指斥贾似道专权误国,不报。归筑九峰书院讲学,人称九峰先生。诗文沉郁婉雅而气格劲健。着有《九峰集》。

胡亦常

    胡亦常(1743-1773年) 字同谦,号豸浦。均安豸浦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中举。负诗名,以五言最为出色。与同县张锦芳、钦州冯敏昌并称“岭南三子”。着有《赐书楼诗集》。钱大昕称其诗“妙悟天成,能于南园五子外自成一家”,《粤东诗海》亦称其“敏悟高妙”。

简朝亮

    简朝亮(1852-1933年) 字季纪,号竹居。简岸村人。清末民初广东着名学者和教育家,廪生出身。早年与康有为同在名儒朱九江(次琦)门下求学。中年后在乡设读书草堂讲学。时人评价朱门两高徒,认为康有为“思借治术使孔道昌明”,简朝亮“思借着述使孔道灿着”。着有《读书堂集》、《读书草堂明诗》等。

区适子

    区适子 字正叔。宋末县境鮀洲(今登洲村)人。以博学多才闻名郡邑,人称“登洲先生”。据史料记载,童蒙课本《三字经》为其所撰(一说为浙江学者王应麟撰,前人多持异议)。

张锦芳

    张锦芳(1747-1793年) 字粲夫,又字花田,号药房。龙江乡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广东乡试解元,五十四年(1789年)成进士,点庶吉士,授翰林编修。以诗、书、画名世。与同县胡亦常、钦州冯敏昌合称诗界“岭南三子”,后来又与同县黎简、黄丹书与番禺吕坚并称“岭南四家”。着有《逃虚阁诗钞》《南雪轩文钞》《南雪轩诗馀》。

何藻翔

    何藻翔(1865-1930年) 字翙高。马宁乡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授兵部主事,为官刚正。甲午之战中,清朝海陆军惨败,藻翔联同礼部主事罗凤华(顺德大良人)上疏弹劾兵部尚书孙毓汶,历数六大罪状,为倒孙先声。平生工诗学,着有《邹崖集》。所编《岭南诗存》以精审见称于世。

胡汉辉

    胡汉辉 (1922-1985年) 桂洲人。40年代后期在香港从事金融业。1955年,加入香港金银业贸易场,1970年当选理事长,以后迭届蝉联,直至逝世。其间经常出国进行研究考察及专题演讲,直接或间接促成国际重要金商到香港开业,为建立和巩固香港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作出卓越的贡献,赢得“香港金王”的称誉。在香港地产业和金银证券交易业方面,亦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罗天尺

    罗天尺(1686-1766年) 字履先,号石湖,大良人。乾隆年间广东着名诗人和文献学家。着有《瘿晕山房诗钞》和《五山志林》,诗风力矫清初以来竞尚神韵的流习,骨力特重。

梁廷枏

    梁廷枏(1796-1861年) 字章冉,号藤花亭主人。伦教乡人。精研史学,兼擅诗文戏曲,着有《海国四说》、《粤海关志》、《夷氛闻记》、《广东海防汇览》、《南汉书》、《南汉书考异》、《南越五主传》和曲本《断缘梦》、《江梅梦》、《县花梦》、《圆香梦》及《藤花亭曲话》等。曾任澄海县教渝,学海堂学长,越华、粤秀书院监院及两广总督林则徐幕僚,以献策抵御外侮获内阁中书衔。

孙 蕡

    孙 蕡 (1338-1394年) 字仲衍,号西庵。平步堡人。青年时与好友王佐、赵介、黄哲、李德相聚于广州南园抗风轩,共组诗社,人称“南园五先生”。后为江西行中书省首席长官何真幕僚。明初考取举人(一说进士),授工部染织局使,继调安徽凤阳府虹县主簿。其后,入京任翰林典籍官,参与编修大型韵书《洪武正韵》。后出任平原县主簿。不久,受胡惟庸案牵连下狱,罢官还乡。洪武十五年(1382年)复出,任苏州府经历。八年后,又遭贬调,远戍辽东。洪武二十七年受凉国公蓝玉案诛连被处死。有《西庵集》传世。诗作气势雄浑兼见清圆流利。

黎简

    黎 简(1747-1799年) 原名桂锦,字简民,又字未裁,号二樵,弼教村人。清代着名诗人兼书画家。在艺术上富于创新精神,诗歌的成就尤为突出,喜用新奇语汇和笔法,创造曲折幽深的意境。作品风格峻拔清峭,文学家洪亮吉称赞其诗“如怒猊饮涧,激电搜林”,“造境造意”,“拔戟自成一队”。绘画擅长山水竹石,书法擅长行草。着有《五百四峰堂诗钞》、《五百四峰堂文钞》、《药烟阁词钞》、《英蓉亭乐府》等。

罗瘿公

    罗瘿公(1872-1924年) 名惇曧,字孝遹,号瘿公,以号行。大良人。以国子监生,应考经济特科,授邮传部司官。辛亥革命后,历任民国总统府秘书、参议、顾问。袁世凯称帝后辞职。擅长诗词书法,为岭南近代四诗家之一。兼通京剧,善于度曲编剧。着有《鞠部丛谈》和有关近世掌故的专着《庚子国变记》、《德宗承统私纪》、《中日兵事本末》、《割台记》、《拳变馀闻》、《太平天国战记》、《中俄伊犁交涉始末》。

黄丹书

    黄丹书(1757-1808年)字廷授,号虚舟。大良人。以诗书画名世。时人誉为“三绝”。诗词与黎简、张锦芳、吕坚齐名,并称“岭南四家”着有《鸿雪斋诗钞》,《胡桃斋诗馀》,《鸿雪斋文钞》。

罗复堪

    罗复堪(1872-1955年) 名惇。大良人。早年与堂兄罗瘿公从康有为受业,后肄业于京师译学馆。民国初年在财政部泉币司供职,铸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币“壹圆”二字即出其手笔。后长期在北京艺专和北京大学文学院讲授书法。新中国成立后为中央文史馆馆员。擅长章草。着有《三山簃诗存》、《三山簃学诗浅说》、《书法论略》等。

欧大任

    欧大任(1516-1596年) 字桢伯,号仑山,陈村人。以优贡出仕,历任江都训导、光州学正、国子监助教、大理寺评事、南京工部员外郎、郎中。以诗歌名世,与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并称“南园后五子”。着有《欧虞部全集》

温汝能

    温汝能 字希禹,号谦山。龙山人。清乾、嘉年间广东着名学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曾应荐入京任内阁中书,未几告归,专心治学,着有《谦山诗钞》、《谦山文钞》。所编《粤东诗海》、《粤东文海》及《龙山乡志》,均取材洽博,体例精当,向为学界重视。

黄节

    黄 节(1873-1935年) 原名晦闻,字玉崑,号纯熙。甘竹右滩人。清末在上海与章太炎、马叙伦等创立国学保存会,刊印《风雨楼丛书》,创办《国粹学报》。民国成立后加入南社,长居北京,任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一度出任广东教育厅厅长。以诗名世,与梁鼎芬、罗瘿公、曾习经合称岭南近代四家。着有《蒹葭楼集》。作品兼见唐诗的文采风华与宋诗的峭健骨格,人称“唐面宋骨”。对先秦、汉魏六朝诗文颇多精当见解,着有《诗旨纂辞》、《变雅》、《汉魏乐府风笺》、《魏文帝魏武帝诗注》、《曹子建诗注》、《阮步兵诗注》、《鲍参军诗注集说》、《谢康乐诗注》、《谢宣城诗注》、《顾亭林诗说》等。

梁有誉

    梁有誉(152l-1556年) 字公实,号兰汀居士,乾滘(今北滘镇广教村)人。青年时代,与欧大任、黎民表等五人重结南园诗社,世称“南园后五子”。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在京与诗人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徐中行、吴国伦缔交,共结诗社,风靡一时,人称“后七子”。着省《兰汀存稿》(又名《比部集》)。

仇巨川

    仇巨川(?-1800年)字汇洲,又字竹屿,号池石。勒竹人,清乾、嘉年间广东文献学家。所撰《羊城古钞》对了解珠江三角洲风土沿革甚有价值。

邓实

    邓 实(1876-1951年) 字秋枚。水藤人,邓方胞兄。清末民初报界名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创办”《政艺通报》,宣传民主科学思想,探讨救国途径。后与黄节、章太炎、马叙伦、刘师培等创立国学保存会、神州国光社,出版《风雨楼丛书》和《古学会刊),主编《国粹学报》,在知识界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释道丘

    释道丘 俗姓柯,字离际,号栖壑。龙山人。早年受戒于憨山禅师,后到江南深造,得授净土宗衣钵。南归后曾任广州白云蒲涧寺住持法师。崇祯末年创建鼎湖山庆云寺。康熙年间圆寂。

何惠群

    何惠群 字和先,号介峰。羊额人。清嘉庆九年(1804年)广东乡试解元。十四年成进士,授浙江新昌知县,不忍催科逼粮,托病辞归,长居广州讲学。着有《饮虹阁诗钞》。并作粤讴俚词,风靡闾巷。兼擅象棋,时称“国手”。

罗普

    罗 普(1876-1949年) 原名文梯,字熙明,号孝高,别署披发生、羽衣女士。上佳市人。早年受业于康有为,后赴日本留学,撰文鼓吹维新变法。所着长篇小说《东欧女豪杰》及翻译小说《佳人奇遇记》为时人注目。

薛始亨

    薛始亨(1617-1686年) 字刚生,号剑公,别署甘蔗生、剑道人、二樵山人。龙江人。工诗书画,兼精琴棋剑艺。明亡后,隐居西樵山,后入罗浮山为道士。着有《南枝堂集》。

黎应南

    黎应南 字见山,号斗一。昌教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中举。道光年间任浙江丽水、平阳知县。精研算学,是着名天文历算学专家李锐的入室弟子。李锐《开方说》未完稿由他续成。自创“求勾股率捷法”。中年以贫病卒于杭州。

蔡哲夫

    蔡哲夫(1879-1941年) 名守,号寒琼,别署寒翁、成城子、寒道人、茶丘居士等。龙江人。工诗词书画及文物鉴赏。早年加入南社,襄助黄节和邓实主办《国粹学报》,刊辑《风雨楼丛书),与潘达微合编《天荒画报》。着有《寒琼碑目》、《寒琼金石跋续)、《说文古籀补》、《漆人传》、《瓷人传》、《画玺录》、《印雅》等。

陈恭尹

    陈恭尹(1631-1700年) 字元孝,号独漉,又号半峰,晚号罗浮布衣。陈邦彦长子。与番禺屈大均、南海梁佩兰合称清初岭南三大诗家。作品风格郁勃沉酣,着有《独漉堂集》。诗人朱彝尊、王士祯、赵执信、纳兰成德等均与缔交。

梁九图

    梁九图 字福草。麦村人,世居佛山。清道光年间广东名士。着有《十二石斋诗集》、《岭表诗传》、《紫藤馆文存》等。其私家园林十二石斋为粤中四名园之一。

岑仲勉

    岑仲勉(1885-1961年) 原名汝懋。桂洲里村人。历史学家。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重要着作有《突厥集史》、《西突厥史料补厥及考证》、《唐人行第录》、《元和姓纂四校记》、《西周社会制度问题》、《隋唐史》、《府兵制度研究》、《两周文史论丛》、《隋书求是》、《墨子城守各篇简注》、《唐史余审》、《中外史地考证》、《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郎官石柱题名新校补》、《金石论丛》、《汉书西域传地理校释》、《岑仲勉学术论文集)等。

艺术人物
李子长

    李子长(1436-1526年) 名孔修,号抱真子,大良人。明代中叶岭南着名画家。善写禽畜、虫鱼、花鸟。与新会陈白沙交厚,时人誉为“书画两绝,陈李二仙”。

温其球

    温其球(1862-1941年)字幼菊,号菊叟,别署语石山人。龙山人,民初岭南着名国画家。山水学石涛,水墨淋漓而富有新意;花卉设色敷粉亦有独到之处。20年代在广州六榕寺与李凤廷、潘景吾等组织国画研究会,名重于时。

赵善鸣

    赵善鸣  号丹山。龙江人。陈白沙门生。明弘治举人,历官南户部员外郎、云南曲靖知府。工书法,行草天机自然,时人誉为“神品”,着有《朱鸟洞集》。

刘佐朝

    刘佐朝(约1893-1936年),名社同。腾冲村东坊人。石湾陶塑名艺人。陶艺泥、釉、火全能,作品以半尺许人物为主,题材擅长渔樵耕读、诗酒琴棋、仕女仙佛,兼喜塑造社会下层人物。施釉善用乳绿、乳蓝、乳黄、灰黑珐琅釉显现纹理,并首创高温胎中温釉冰裂纹的制作方法,作品表层质感明显,丰富耐观。

梁元柱

    梁元柱(1581-1628年)字仲玉,又字森琅,伦教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选庶吉士,由监察御史,官至云南按察使。工书法,善画山水、人物、松竹。

黎葛民

    黎葛民(1894-1978年) 号逸斋。昌教人。早年留学日本,从高剑父、陈树人学画。40年代任南国画院教务长。新中国成立后为广州市文史馆馆员。擅画山水花鸟、虫鱼兽畜,笔墨清隽雅淡,风格新颖而不失古法。

彭睿壦

    彭睿壦 字公吹,号竹本,别号龙江村獠、江村馀子。龙江人。清初岭南着名书画家,草书以怀素为体,以柳公权为骨,拗折刚劲,势态灵动,兼擅兰竹树石,以书法入画,时称“竹本派”。平生隐姓埋名,蛰居乡里,罕为世知,致使埋没300多年。近年其艺术成就渐为海内外关注,论者认为造诣在张瑞图、傅山之上。

千里驹

    千里驹(1886-1936年) 原名区家驹。着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创立“驹派”表演艺术。迭获“花旦王”、“悲剧圣手”、“滚花王”、“中板王”“广东梅兰芳”的美称。为人正直,被同行尊为“伶圣”。梅兰芳在30年代曾称赞在众多的粤剧艺员中,千里驹是他“最祟拜的一个人”。

郭适

    郭 适(?-1794年) 字乐郊,号郊民。龙江人。清乾、嘉年间广东着名花鸟画家。与黎简、张锦芳、黄丹书等为艺友。长居广州卖画为生。作品以水墨牡丹和木棉鹧鸪最擅胜长,格调近似陈道复和石涛。

白驹荣

    白驹荣(1892~1974年) 原名陈荣。大良人。着名粤剧表演艺术家。是现代粤剧五大流派之一“白派”的始创人,以真嗓(平喉)代替假嗓演唱,音色优美清润,嘹亮悦耳,吐字玲珑,叮板结实,感情细腻;善于通过声乐表现角色的性格。后发展为现代粤剧的一种主要唱法,被着名戏剧家欧阳予倩誉为粤剧艺术的“一个最大的改革”。40年代末双目失明。新中国成立后,克服困难重登舞台,以耳代目,听声辨位,演技更为精湛。历任广州粤剧团团长、广东粤剧院艺术总指导,广东粤剧学校校长。

张如芝

    张如芝(?-1824年) 字墨池、默迟,别署默道人、荷村渔隐。龙江人。张锦芳侄。清乾、嘉年间广东着名画家。擅长山水,兼工花卉翎毛。作品笔墨秀润,风格高雅,为正宗南派文人画。

马师曾

    马师曾(1900-1964年) 字伯鲁。桂洲马地桥人。着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喜演丑生,演技诙谐通俗,灵活机变,唱腔起伏跌,善于表达激情。新中国成立后,任广东省粤剧团团长,当选省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

苏六朋

    苏六朋(约1798-1862年) 字枕琴,号怎道人,别署罗浮布衣、南水村佬、南溪渔隐等。南水村人。早年随德堃和尚学习书画。学成后,长居广州授徒卖画为业。以人物最擅胜场,兼工山水、花鸟、虫鱼。喜用粗犷遒劲的意笔作盈丈巨幅,笔势雄劲,气魄宏大。巨幅人物画多为历史题材,小幅作品则喜描绘市井平民,从各个侧面指揭社会弊病。

薛觉先

    薛觉先(1904-1956年) 龙江镇十三坊人。着名粤剧表演艺术家。有“粤剧伶王”、“万能老倌”、“万能泰斗”的美誉。能编善演,戏路宽广,兼工丑生、小武、旦、净、末诸行。锐意“融南北戏成一家,合中西乐为一体”,创立“薛派”表演艺术。解放后,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广州市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

苏仁山

    苏仁山(1814-1849年) 字长春,别署静甫、夤珊、寿庄、七祖、栖霞、菩提、再生尊者、顺德砚农等。马齐乡人。清代岭南名画家,画人物、山水、花卉俱佳。构图、笔法恣肆古朴。画人物喜用线条,不多作渲染。画山水几乎不用皴、擦和点苔,充分运用线条的粗细和运笔的轻重,钩勒出淡远奇拙的意境。书法篆、隶、草、楷、行均所擅长,行、楷尤胜。平生愤世嫉俗,触忤权贵,人称“画怪”。因抨击礼法而被拘捕,病死狱中。

李小龙

    李小龙(1940-1973年) 原名李振藩,英文名Bruce.Lee(布鲁斯.李),均安上村人。生于美国三藩市,长于香港。幼年习武,先后在20部影片中饰演童角。19岁重到美国半工半读,考入华盛顿州立大学攻读哲学。课余创造性地发展了咏春拳的技击,动作简捷,辅以迅疾的腿功,常在数秒之内决胜负,他把这门独创的武功命名为“截拳道” (Jeet.Kum.Do)。1971年起,接连主演了《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四部体现中华民族抗争精神的武打巨片,风靡东南亚、欧洲、美国和日本,打破各大城市的电影票房纪录。其卓越的技击和出色的表演,为中国武术赢得崇高的国际声誉。1973年7月20日,在香港拍摄影片期间猝然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