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
来源:陈村人民政府      作者:陈村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17-05-22
分享至:

    九峰讲院:在陈村大村口。宋末区士衡授徒教学,建讲院于此,此后子孙以此为祠。明朝陆续修建。



    锦云书院:在登洲堡。何宗顺、何中和建。明朝解元曾节司教事,从者甚众。
    仪庵书院:在陈村鱼塘渡口。旧有水神庙,过渡者等渡时焚香祈祷。明朝吴廷举计划以淫祠拆除,后改为书院得以保存。
    凤凰书院:明朝嘉靖年间设社学,知县曾仲魁榜书为“凤凰书院”。
    向 阳 楼:宋代曾御赐匾额,内供奉宋代探花李昴英神像。又名“探花楼”。
    宝 翰 楼:在沙洲坊。明朝欧大任建造。藏御书“不二”字匾楼中。
    蘧 园:欧大任建。园内有池塘、楼阁、松菊等。士大夫畅游其中,吟诗作画,一时称盛。
    小 隐 园:明朝万历年间黄鹤楼所筑。他与当时文友吟唱其间,引为盛事。
    玩 芳 园:明朝天启年间黄积行修建。地占数亩,有白鹅池、耸翠楼等。
    澹 园:区启明教子读书处。门楼上有“课子严”三字。
    碧 村 园:李殿苞建。占地十余里,环境高梧,累土成山,古木阴森。李殿苞埋残笔败砚其中。其子李琯朗补以亭台。山下碧波荡漾,石桥双松,历历在目,桥东有“山中有约,不应不送。两无拘束,何等受用”十六字。又建陶制大瓦为厅堂,取谐音“大雅堂”。
    久 远 堂:宋理宗御书赐匾给李昴英。明朝洪武年间,李昴英后人建祠悬挂其中。增城湛若水题写“百世流光”四字于其下。
    长 林 馆:宋代区士衡建在香溪上的宅堂。
    读 月 居:明朝举人李需光素来贫寒,他与弟弟摊书月下,诵读不辍,自题所居为“读月居”。
    第 一 里:明朝举人欧芬年仅十六,参加诸生三试,皆获第一,人们就以“第一里”称呼他所居宅第。
    五乡公约:原名“通沙众信”、“五沙众信”。相传是大都村梁荣祥得中举人后所改名称,故址位于大都村禾渚村东。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昔日五乡即和渚、大都、登洲、潭村、绀村乡绅聚会议事场所。昔日公约大门前常有一副对联:酌春酒以祀春魁春光弥灿,集文人而修文事文运聿兴。公约其实是昔日的社学。作为乡村最基层的教育组织,它基本由地方筹建,以儒生教育民间弟子。明朝嘉靖年间,国家规定各乡成立社学,陈村最为鼎盛,而五乡公约无疑是对这一古风的良好承传与弘扬。清末民初,五村乡绅每年春节都聚会公约,商议大事,并轮流主持,后来日渐废弛,解放后成为学校校舍、饭堂和牛栏猪场,如今荡然无存。
    中山公园:建于1928年。在陈村新圩新涌北岸。原为一片荒野,镇商会筹资购地建园,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全园坐东向西,占地8000平方米。正门牌楼以灰沙批荡,绿琉璃瓦盖顶。园内遍植榕树和木棉,建有中山纪念亭、两边分别塑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训,此外,还有喷水池和石山等,中西合璧,自成一格。1949年后重修。


    知稼园:建于1935年,占地一千多平方米。为大都梁培基所建的住宅。虽然他全家都在外工作读书,但建此院宅目的是让后代莫忘种植庄稼的辛劳艰苦。知稼园内有家规家训。梁培基晚年曾小住园内,并在1947年病逝园中。如今,知稼园已荒废迹残。后人建一小亭,存放梁培基及家人遗像以铭怀这位辛劳一生,公而忘私的先祖。

 

 

友情链接